基督教思想命题


       哲学网首页    中国哲学命题目录    外国哲学命题目录    基督教思想命题    伊斯兰教思想命题    佛教思想命题

对上帝,我们永远没有真实的知识

设置字体大小:


出自15世纪德国神学家库萨的尼古拉的《有学识的无知》一书。是尼古拉在知识论方面的神学命题。尼古拉认为,在直觉之中,灵魂与上帝就联系起来了,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也消失了。但是,直觉是很难达到的,这是因为它难于排出感性的符号与印象的干扰。感性与理性只能得到大制的知识,不能认识上帝,上帝只能由直觉来把握。感性与理性的知识就像多边形,直觉的知识就像是圆,多边形的边再增加得多,也不能与圆完全相等。他说,对上帝,我们永远没有真实的知识,这种对无限的东西的不可认识性的了解就叫做“有学识的无知”,因为我们了解我们无知才有了知识。我们知道,尼古拉认为认识有四个阶段,最低的一个阶段是感性,它与想象力结合起来,只能产生混乱的印象。比感性高一级的是理智,它的功能是分析感性材料,时间与空间上的确定,数量的演算以及对一个对象的指称,理智在矛盾律支配之下,使对立面保持它们的区别。第三种是思辨的理性,它发现对立面是可以调和的。尼古拉认为最高的一种认识是直觉的认识,它是神秘的超于理性之上的认识能力。在直觉之中,对立面在无限的统一中取得了一致。他认为,认识的这些阶段的区别并不是僵死的区别,每一较高阶段的功能包括了较低阶段的功能,并且主动地对下层认识发挥作用。比如说,感性提供了感性的材料,理智主动去加以区别,理智这种作用就发生了理智的知识。同样,在理智供给了可能用来结合的分析好了的材料时,理性才能有结合的功用。另一方面,这些知识也不是分割开来的,理智作为意识存在于感觉中,而理性的统一性又指导了理智的区别的工作。尼古拉认为:理智有一种追求真理的欲望,“这种欲望以其自然的推理活动不停地在一切事物之中寻找着,一旦它抓住了其自然欲望的对象,我们就说它认识了真理,因为我们毫不犹豫地把那叫做真实的,因为没有一个健全的心灵能拒绝接受”(库萨的尼古拉:《有学识的无知》)。这种理智活动的特点,是把未确定的东西与早已被认定为确定的对象相比较而作出判断,这样做出的判断总是近似的,它是两个东西的对比。但无限的东西就不能这样对比,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和无限对比。因此,无限的东西不能用理智去知道它。无限的东西也不可用言语表达,因为言语只能表达这种理智的对比,因此,无限的东西是不能认识的,不能表达的。尼古拉引用苏格拉底的“自知其无知”来说明他的观点:因为知道无知,这正是知识。他又引智慧的所罗门的话说,在一切的事物中都有一些困难是无法用言语来作解释的,他认为在这些困难面前,我们就像猫头鹰试图看太阳。既然这样,我们根本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理,那么,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?他认为我们追求知识的目的就是知道我们自己的无知,“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实现这一愿望,我们就会获得有学识的无知”(同上书,第4页)。



看网友对 对上帝,我们永远没有真实的知识 的精彩评论

我来说一句